一个高龄程序员从离职到迷茫,到转换技术栈,最后进入一个非常满意的公司的一个月。
一个月能做些什么事?看两本书,新学习一门语言,还是旅游一次,再或者是迷茫的过完?而我在这一个月里,经历了离职,迷茫,旅游,学习,最后获得了一个自己满意的新岗位。这一个月,我读了5本书,学习了几个前端框架,巩固了单元测试的不足,捡起了10年没有用的Java,把基础和近几年流行的函数式编程过了一遍。这一个月,我面了6家公司,收到3个offer,最后选择了一家云计算行业的美国公司。回首看来,一个月很短,但是我感觉却是过了一年。
2017年8月16日,是我在前一家公司任职的最后一天。我为这家公司服务有近10年的时间,负责架构和开发了60%公司主流.NET控件产品,职位也是挺高的。离开这家有深厚感情的公司也是迫不得已。年龄大了,需要更宽广的空间和机会。因此,我做回自由人,重新考虑自己以后的职业和发展。
第一周
刚从每天固定的上班,下班的规律中走出来,那是相当的不习惯。早早的起来,泡了一杯茶,静静的坐着。拿出一张白纸,思考我想做什么?
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,因此我用了几分钟绘制出了可能合适的几个option。
问题主要分成3类
- 做技术还是管理?
- 我的技术栈?
- 创业还是继续服务于企业?
这3类问题很难回答。
- 我喜欢技术,但又离不开管理。
- 技术上,我做了13年.NET产品的开发和架构。大言不惭的认为属于专家级别。另一方面,我自己熟悉web产品,一直在跟踪业界流行的前端框架,并尝试做过一些小型的项目。同时,对于nodejs很感兴趣,用它搭建过过2个网站。我也会是不是学习一下python,它在我之前的工作中开发一些实用的工具非常快捷方便。放弃任何一个都不太忍心。
- 我有很多想法,有一些产品的雏形,我是把这些做完,还是继续为企业服务。
已经35岁的我,走到这一步,负责任的回答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很难。既然这样,我就用最简单的剃刀原则,砍掉了很难实现的创业。我周围没有希望创业的小伙伴,一个人创业会很辛苦;虽然自己有一些积蓄,但是家庭的负担会比较重,风险也特大。看着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前辈们,我只能在创业的道路上望而却步。基于离开公司的其中一个原因,我希望有机会接触更多更大的范围,不局限对于一个技术或者算法的专一,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,人与项目的关系和项目和项目的关系也是一个技术人需要学习的。我认为我可以先不考虑这个问题,因为我觉得我都可以胜任。最后的问题也就是自己的技术栈。做这个决定算是对于市场的妥协。我们打开拉钩,智联等比较大的招聘网站,搜一下.NET相关的职位你就能意识到一些问题。在现在这种流行云,大数据,互联网和跨平台的大环境下,.NET的技术栈稍微显得有点局限(现在奋斗于.NET平台的小伙伴们不要太愤怒,我热爱.NET,从事这个技术栈13年,我的观点是.NET只是一个开发的工具,不要如崩塌的巴别塔,尝试看清眼前,并去接受,拥抱其他的工具)。最后我选出了.NET, JAVA, 前端作为技术栈;管理和技术双行;放弃创业的决定。
中间做了一个小项目,花了2天时间旅游,一周就这样过去了。
第二周
看起来接一点小项目可以维持生计,时间也很充裕;但这种脱离社会,不稳定的职业方向并不是我所赞同的。因此我决定开始找工作。我重新整理了我毕业以后的所有大一点的项目,以最简短语言描述了一遍。信心满满的把简历挂在了大型招聘网站上。按照我第一周思考的结果,以互联网,大数据相关技术为主的公司为主,选择了3家公司(这里就匿名了)投出了自己的简历。毕竟10多年的开发经验应该很快有人回复。可惜2天了,看到简历的进度居然还是在已查看的状态。第3天,其中一家公司标注了不合适,希望我用STAR原则重新修改简历并重新提交。“STAR”???这是什么?我就像一座放置了10年的老钟,瞬间被石化。马上搜索了一下,哦~,原来“现在”的简历需要按照“在什么情境下,用什么方式处理了一件事,最后结果怎样的”的格式来写。好吧,我又把自己的简历重新拿起来修改了一次。重新选择了几家公司提交了。终于收到了面试通知,这已经是第3周了。当然这一周我还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,比如把数据结构重新过了一遍,学习了React框架(最近React因为License问题被很多大公司禁止了),把Vue和Angular也重新复习了一次,过了一遍ES6的书,并熟悉了一下不同的前端测试框架等。
第三,四周
为何这两周一起呢?因为这两周基本每周前3天都是面试,后面2天就是等结果。其中见识了什么是好的环境,待遇和福利。才知道自己以前的眼界是多么的窄。最后这家公司也就是我决定去的公司,总共有5-6轮面试,具体我也不记得了,只记得有一天都呆在那里,不停的讲解以前的项目经历细节和现今一些技术的发展状况,也会涉及一些难以调和的人际关系的问题,白板也被刷新了几次,最后还有一段时间是全英语交流。
第3周我收到了一家国内企业的offer,和第4周的同一天收到2家美企的offer。考虑到后面这家做云和数据,现只做自己产品的公司和自己发展规划更加相近,因此我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家公司的邀请。
回头看看这一个月,每天都在思考,学习;绝望过,也高兴过;想过自己干,却最终还是回归到企业。这一切都是自己逼出来的。人一生可能会很难有这种经历,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有,但是确实这些经历让自己更有目标感,更加明确自己人生的规划,也是我这辈子积累的一份财富。因此我把这个记录下来,也许以后看起来只是蝴蝶轻抚一下翅膀,却成为我职业生涯的更上一层楼。